【达尔文《物种起源》中的相关段落】
《物种起源》的第11章实际上是“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”,跟“变异”没什么关系。流言中引述的说法,实际上改写自《物种起源》第5章“变异的法则”里的一段著名描述:“莫顿爵士(Lord Morton)有一个著名的杂种,是从栗色雌马和雄斑驴育成的, 这杂种以及后来这栗色雌马与黑色亚拉伯马所产生的纯种后代,在腿上都生有比纯种斑驴还要更加明显的横条纹”。这段引文与流言中描述的差别在于:
- 达尔文研究的是马(以及已经灭绝的斑驴),而不是猪。
- 达尔文举这个例子是希望说明杂种更易出现一种遗传返祖现象,因为他随后就接着写:“在马属的若干物种里,幼马的条纹比老马更明显或表现得更普遍,……我敢于自信地回顾到成千成万代以前,有一种动物具有斑马状的条纹,其构造大概很不相同,这就是家养马(不论它们是从一个或数个野生原种传下来的)、驴、亚洲野驴、斑驴以及斑马的共同祖先。 ”
【论文《达尔文对遗传学的贡献》情况】
这篇论文(Darwin’s contributions to genetics)确有其事,它发表在波兰的《应用遗传学期刊》中。在论文中,作者提及近年来能可作为支持先父遗传证据的研究一共有四篇,其中最近的一篇是Mole于2006年发表的一篇《How we know I》。不过Mole那篇文章不是论文,而是一篇随笔。而在Mole的随笔中,提及先父遗传的只占寥寥几段,重点描述了他与一位饲养冠军狗的女士聊天所得。据Mole文中所写,那位女士了解狗的遗传学,但她依然表示根据她的经验,一只血统纯正的冠军母犬一旦与杂种犬交配,此后状态必定一落千丈,因为“血脉被玷污了”。【科学界看待“先父遗传”理论】
“先父遗传”在基因不为人所知、分子遗传学尚未建立的时代,曾有一定的影响力。但自孟德尔以降,研究界已经发现许多“既不像妈也不像爸”的性状完全可以用显性与隐性基因来解释。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完全是错误的。参考资料:
[1] 饶毅:《伟大科学家的重要错误:达尔文的遗传学》[2]“先父遗传”真可怕,你的孩子另有爹?游识猷,果壳网谣言粉碎机